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

个人博客 262 0

从嘉兴市图书馆老馆长崔泉森心中的一张禾城文化地图开始,嘉兴发布“唤醒嘉兴文化记忆”报道,已历时一个半月。

从嘉兴地方文化研究者、城市文化建设和设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中青年知识分子、普通市民……为活化利用文化遗存,唤醒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他们都积极发声。

马家浜文化是嘉兴文化的源头,把“马家浜”故事讲好,是唤醒嘉兴文化记忆的题中应有之义。

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 第1张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外观

2019年12月27日,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落成,百余名来自京沪苏浙等地的马家浜文化研究专家,长三角地区及浙江省各市和嘉兴市各县(市、区)博物馆负责人,以及来自日本和墨西哥的两位外籍史前考古专家,出席马家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探寻马家浜文化的来源、地位,特别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马家浜文化的价值,并为马家浜文化研究及博物馆的展陈建言。

这为嘉兴做好“马家浜”文章提供了崭新的素材。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

马家浜遗址二次发掘考古报告

当日,马家浜遗址二次发掘考古报告《马家浜》正式首发,很多考古成果首次发布。

2009年11月8日,因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论证和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嘉兴市文物部门,开始第二次发掘。

在整理报告的同时,考古队还对嘉兴地区马家浜文化遗址进行专题调查,截至2019年底,南湖区和秀洲区两区范围内,发现和确认了马家浜文化遗址或者是有马家浜文化遗存堆积的遗址点16处。

“80座马家浜文化墓葬,这是第二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领队芮国耀在汇报本次发掘的重要成果时说。

马家浜人埋葬和居住区混杂,墓葬相对密集,有叠压和打破关系,80座墓葬近70%都具有打破关系。

葬式以俯身葬为主,也有个别侧身葬和仰身葬,除竖穴土坑墓,还有很多平地掩埋的墓葬,有些墓葬里有比较明确的木质葬具,是上下两层结构。

考古队还发现当时的一种埋葬习俗,部分墓葬里,随葬陶器大部分都是打碎后才陪葬,有一件陶豆更是从头部一直分布到髋骨,全部的陶片可以非常完整地复原。

在四个墓地里,发现比较特殊的埋葬方式,有成组的随葬鹿科动物的跖骨、掌骨,甚至还带着相连的关节部位。

芮国耀推断,可能鹿骨在下葬时是连皮带肉的。

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 第2张

多角沿豆盘 (图片翻拍自《马家浜》)

本次发掘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确立多角沿豆盘作为马家浜文化的典型陶器。

以前在马家浜文化认识中,没有认识到多角沿豆盘在马家浜文化内涵中的位置,此次发掘中,明确复原了多角沿豆盘。

芮国耀在翻检罗家角遗址考古报告时发现也有文字提到角沿的盘,只是没有发现明确完整器。

近年来,他们在对罗家角遗址深入调查中,已获取明确的多角沿豆盘的标本,同时,在嘉兴地区其他马家浜文化遗址中也都发现较多的多角沿豆盘。

马家浜人长什么样?他们吃什么?

本次发掘的最大亮点,就是做了一系列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对马家浜遗址整个文化内涵有了充分全面的认识。”芮国耀说。

2010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植物考古实验室在发掘区内选取两套系列土样进行植物遗存浮选分析,同年10月,浙江考古研究所在发掘区及周围作植物遗存调查和稻作农耕遗迹调查。

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 第3张

古稻田(图片翻拍自《马家浜》)

在遗址文化堆积以南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稻田遗迹,马家浜人已形成以水稻农业为主的村落经济,调查还发现菱角和芡实在马家浜人的食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011年6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人类学实验室选取保存比较完好的28号墓主人头骨,进行颅骨三维容貌复原。

发现这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性,蒙古人的特征非常显著。

7000年的马家浜文化 第4张

马家浜人复原图(图片翻拍自《马家浜》)

2017年,日本金泽大学中村慎一主持的“稻作与中国文明——综合稻作文明学的新构筑”研究课题,设立了“马家浜遗址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子课题,对马家浜遗址出土人骨进行性别鉴定、肢骨形态研究、人骨稳定同位素分析、牙石残留淀粉粒分析、锶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的子课题研究。

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在报告牙釉质粉末中氧、碳和锶三种元素的同位素分析结果时说,马家浜遗址锶同位素的数据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一致性,推测马家浜遗址可能没有太多与外界的交流。

“但是氧同位素告诉我们另一个不同的故事。马家浜遗址可能存在人类迁徙的证据。”

他们发现有个体在氧同位素数据表现与群体明显不同,参考氧同位素的分布图,推测他们可能来自西部内陆。

“在考古领域的研究中这种迁徙是否有可能?”米田穰的疑问正是马家浜文化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