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峪遗址与马邑文化

个人博客 209 0

峙峪遗址与马邑文化 第1张

朔城区古称马邑,是华夏远古闻名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朔城区西北部有一座山叫黑驼山,1963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经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考证,定名为峙峪人,即峙峪人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以出土大批精巧的细小石器和伴随大量的哺乳动物遗骨而著称。郭沫若先生认为:“峙峪人在这里生活的时候,山上长着茂密的森林,丘陵中有灌木,东面是丰富的草原,适于草原动物生活,河里有鱼……峙峪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靠猎取草原动物为主,主要是猎取野马,可称为猎马人。”

猎马人,一座壮美凛冽的游牧文化的神奇雕像!

猎马人,一幅和谐图腾的农耕文明的历史画卷!

而马邑,正是猎马人理想的故乡。我们的祖先十几万年前已经开始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劳动,生活和繁衍,以石片当箭镞,石墨作装饰,兽骨片作记数符号,创造了以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交融杂糅的马邑文化,揭开了发生在朔州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变迁之谜。

秦始皇32年派大将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在今朔城区城关一带筑土养马,因而城名马邑,后置马邑县。此地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襟山带水,四塞为固,素以忠勇辈出而蜚声海内。三国大将张辽,北齐名将斛律光,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称帝的刘武周,大唐基业开创人尉迟恭,皆生于马邑,更有西汉时期女文学家班婕妤即班固的祖姑,也生于马邑,诗书连绵,诗名留世。

频繁的战事使游牧民族和中原汉族在此融合,各民族相互交流、迁徒甚至通婚,匈奴、鲜卑、乌恒南迁马邑,他们将本民族地区的文化习俗信息带来并渗透到马邑文化的血脉中,使马邑文化形成交相辉映的色彩。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峙峪人所形成的峙峪文化是原始社会北方文化的一颗明珠,与此一脉相承气息相通的马邑文化是封建社会北方文化的一缕光焰。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