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00年- 高邮龙虬庄遗址

个人博客 398 0



穿越7000年- 高邮龙虬庄遗址 第1张

从高邮城区往东来到古镇龙虬北首,你会看见一座外观质朴典雅的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大遗址公园——龙虬庄遗址。

这是一片历史久远的土地,沧海桑田的变迁在这里可以寻觅到清晰的踪迹。大约在距今8000年以前,巨大的海侵、海退还在这里此消彼长。距今7000年左右,海水渐渐退去,海岸线逐步东移。龙虬庄遗址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逐步形成了水网发达的森林、草原、湖沼地带。周围的高地上分布着亚热带常绿、落叶混生的阔叶林,林下分布着水生、旱生的草木植被,周围的湖荡、河流中分布着浅水水生草木植被,还有种类繁多的陆生、水生动物资源。这为史前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从事农业、渔猎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高邮的先民陆续来到这一带定居,开始从事农耕、渔猎生活。距今5000年左右,受东部海水再次浸淹的威胁,生活在这里的高邮先民不得不告别故土,迁徙他乡。而从此以后,高邮先民这一段早期文明的历史就沉睡地下,成为一个谜。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张正祥全家插队到一沟公社(今龙虬镇)红胜大队。一次大雨过后,老张去公社办事,途经五、六生产队时,发现庄台后面的水渠两侧,暴露出大量的丽蚌壳、兽骨、鹿角和陶片,特别是发现了双弧圈纹彩陶钵片。老张凭借职业的敏感和丰富的考古知识立刻意识到,这里可能存在一处六千年左右人类居住的遗址,当即将这一有价值的发现汇报给了上级有关部门。到1974年,上级文物部门派出专业人员来到此地,进行实地调查,采集标本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1993年4月至1996年3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市博物馆和高邮市文管会组成龙虬庄考古队,先后对龙虬庄遗址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遗址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发掘面积1335平方米,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其中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原始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在遗址地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特别是1993年春、秋两次发掘,成果丰硕,基本弄清了遗址的地貌和地层堆积情况,弄清了墓葬的分布范围和龙虬先民的葬俗等。1993年,该遗址的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5月,龙虬庄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公园。

穿越7000年- 高邮龙虬庄遗址 第2张

龙虬庄遗址四周有河流环绕,遗址墓葬区与生活区分开。以单人葬为主,少数为双人葬或多人合葬,没有发现一夫一妻合葬的痕迹。表明维系聚落成员之间的纽带是氏族,反映出龙虬先民尚处于母系社会的状况。出土约400具人骨架,排列整齐,所有墓葬都是头东脚西(极个别朝西或朝南),专家分析,这反映出龙虬先民受氏族共同信仰制约,大约与早期人类的太阳崇拜有关。墓葬人骨保存非常完好,这为中国人种、人类变迁研究提供了一批重要实物资料。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骨角器、石器和玉器, 而出土最多的是陶器。这些器物的发掘,真实地反映出龙虬先民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状况。陶器有壶、盆、豆、匜、盉、罐、钵、鼎以及陶纺轮等器形,值得注意的是带流水器发达,不同形状、不同位置、不同数量的流,凸显出地处水网地区的龙虬庄陶器的特色。而在不同地层出土了陶釜和陶鼎,这种由无足的釜演变为有足的鼎的过渡形态,反映出龙虬人制陶业一脉相承的渐进提升过程,也清晰地反映出龙虬文化自身发展的连续性。

一般认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汉字,但是龙虬庄遗址黑陶盆沿口残片的刻画陶文的发掘,却引发了专家们许多大胆的联想。这块黑陶片为4000年前的文物,陶片上刻有四个原始文字和一组动物图纹。香港大学古文字专家饶宗颐教授分析:四个文字和刻文似与甲骨文存在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又早于甲骨文近千年。上面的动物图纹应与刻文相关,是古代一种图文并茂的记录方式。国内外许多古文字专家也先后对刻画陶片进行了研究,但至今尚未能够解读出来。专家认为,目前甲骨文被辨认出来的大约仅三分之一,何况早于它一千年的陶片,暂时不能解读当属正常。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举办“五千年文物成就展”时展出了这块陶片,其下方说明文字称:“这块陶片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曙光的到来。”充分表明了这块陶片发掘的意义和重大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龙虬庄遗址出土了九只猪型陶罐。猪型陶罐属于罐类,具有陶罐的一般功能和作用,能用作盛水、盛食物等。但是很显然,它又绝非仅仅用作盛水、盛实物的普通陶罐。专家们将它从作为生活器具的罐分离出来,归类为原始艺术品。对其评价是,“龙虬庄遗址出土的猪型陶罐造型生动,憨态可掬,是典型的家猪形象,表明龙虬先民已能够驯养野生动物,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细细观察,猪的吻部短小,体态丰腴,四腿粗短,前后比例适中,甚至能分辨出九只猪不同的情态来。作为极为珍贵的原始艺术品,它的意义不仅是经济层面的,表明龙虬人已经能够驯养家猪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更在于精神层面的意义,表明龙虬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之后,开始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需要有作为陈列、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而驯养家猪的实践,制陶技艺的提升,为猪形陶罐的创作提供了生活的源泉、必要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撑。可以说,猪形陶罐是一个源于龙虬庄人生活、适应龙虬庄人审美追求的成功的艺术作品。

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对遗址各个文化层进行了全面淘洗浮选,除第五层居住遗址外,其它文化层均发现了数量不等的炭化稻米,共4000余粒,其数量之多、颗粒之完整为全国历次考古发掘中所少见。经南京农科院专家鉴定,所有炭化稻均为人工栽培粳稻。这一令人瞩目的重大考古发现,将我国史前水稻栽培地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专家经过对炭化稻粒型进行分析比对,发现下层稻粒小而杂,可能处于人工栽培的初级阶段;上层稻粒大而齐,此时水稻栽培已经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表明龙虬庄地区水稻栽培曾有过一次大的飞跃。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距今5500年前人工优化选育稻种的实证,为研究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研究粳型稻作农业向日本的东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日本金泽大学中村慎一副教授题字称:“龙虬庄的古代稻作是我国弥生文化的母亲。”弥生文化指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约为公元前300-公元300年间。日本弥生时代与中国、朝鲜半岛交往频繁,普遍有了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器中,有一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它一头尖、一头圆钝,成双置于倒扣陶钵或陶碗之下。遗址发掘之初,专家们对此为何种器具尚无明确结论。近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原龙虬庄考古队队长张敏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骨箸。《筷子春秋》、《中国箸文化史》等专著也均持这一观点,认为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骨箸是我国最早的筷子。

龙虬庄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其发掘成果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生态环境,对于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我国文字的产生均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9月,江苏省文化厅、南京博物院和高邮市人民政府在高邮召开了“龙虬庄遗址暨江淮地区古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及日本的30多位专家学者共聚高邮,实地考察龙虬庄遗址,观看出土文物,对遗址文化内涵、性质作更深入地研究探讨,一致认为,距今约7000—5000年间,位于江淮东部的龙虬庄存在着一支文化遗存丰富、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特征稳定、发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可以认定为龙虬文化。

文:许伟忠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