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李遗址︱8千年前的“中华第一窑”

个人博客 404 0

济青高速公路是山东省第一条成规模的高速公路,也是山东省最繁忙的高速公路。每天,经过这条黄金通道的车辆不计其数,然而很少人知道,这条高速公路的临淄段,八千年前已经熙熙攘攘,有“海岱地区史前文化源头”美誉的后李遗址就静静地卧在这里,遗址上面还有一座中国古车博物馆。

后李遗址︱8千年前的“中华第一窑” 第1张

济青高速下摞着12层遗址

临淄是齐国故都,地下文物资源灿若星辰,其中后李遗址虽然不太起眼,却是当之无愧的前辈。后李遗址位于临淄后李官庄西北约500米处的淄河东岸,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离齐国故城仅有2.5公里。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李遗址一带就发现了文物遗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开修济青高速公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后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后李遗址文化层

与中医类似,考古也讲究“望闻问切”。受土质、气候、生活习惯影响,不同时代的文化堆积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厚度和颜色,所以,当遗址被向下“切开”时,大家所看到的文化堆积就像是一层层的蛋糕,区分明显。经过几轮发掘,考古工作者虽然只清理了6500平方米的后李遗址,但收获颇丰,文化堆积厚达数米。

仔细端详,后李遗址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居然厚达12层,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北辛文化,有周代遗存,还有西汉至明清时期的遗存。这说明在过去的8000多年里,后李官庄附近几乎一直有人类长期居住,这在战火连绵的山东地区着实不易,也足见这块土地多么有魅力。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当数最底层、最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在此之前,考古学者一直把距今约7000年的北辛文化视为山东地区最早的文化,而临淄后李遗址的发现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将山东的史前文化又向前推进了1000余年。它也成为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之一,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是首次发现,按照惯例,考古学家将这种距今8000多年的文化就地命名为后李文化。目前,同时期遗址在山东已经发现十余处,主要分布在泰沂山系北麓的山前平原,东起淄河流域,西至长清境内。

“中华第一窑”夹砂陶领先全球

 “土是有生之母,陶为人所化装,陶人与土配成双,天地阴阳酝酿。”中国被誉为“陶瓷之国”,不仅是因为有着纯熟精湛的制作工艺,而且也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临淄后李遗址出土大量陶器就是最好的佐证之一。

后李遗址发现的陶器有鼎、钵、双耳罐、釜、盂、器盖及尖顶器等,其中以深腹圜底釜最为常见。陶质则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红陶、红褐陶居多,有少量黑褐陶和黄褐陶。

之所以叫夹砂陶,是因为这种陶器胎土内掺杂着许多颗粒状的砂土。后李遗址出现这种现象,说明8000多年前的东夷先民还没有完全掌握陶土的淘洗技术,只能泥沙混杂地将陶坯入火烧制。再加上那时炉火的温度较低,所以这样烧出来的陶器不仅外形粗糙,质量还不过关,放置一段时间很容易遇水即溃。不过,这种朴拙的夹砂陶在当时已经算是全球领先了。随着制陶工艺提高,后世的工匠有时会在部分器皿的陶土里特意掺入一些砂土,这样就算长期被火烤也不容易爆裂,现在常见的砂锅就用了这种工艺。

除了陶器,临淄后李遗址还发现了一座竖式陶窑,窑室、火膛、泄灰坑俱全。今天,我们在位于淄博市中心文化广场的中国陶瓷馆里,仍能找到它的“兄弟”——“中华第一窑”。

 “中华第一窑”是2000年夏天在修建滨博高速公路时,于淄博房镇彭家村发现的。当时,工作人员发现地表有古陶残片,文物部门随即组织挖掘,很快就在距地面2米处,发现了3个古陶窑。陶窑面积不大,结构简单,窑膛窑壁有明显的烧炼的痕迹。在窑的周围,出土了大量的夹砂褐陶、陶釜、陶片等文物。经考古鉴定,这些文物同样属于后李文化时代,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批古陶窑,因此被专家称为“中华第一窑。” 

从“中华第一窑”诞生的那刻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民们就深深地迷上了这项技艺。西周时,齐都临淄城内已经设立制陶作坊;魏晋南北朝时期,淄博开始生产瓷器;唐宋时期,淄博已有“瓷城”“瓷都”的美誉,瓷窑遍布各地,著名的有寨里窑、磁村窑、博山窑;明清时期,博山成为全国陶瓷生产销售中心之一。2011年,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中国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瑰宝。

春秋车马坑建成古车博物馆

今天走在临淄后李官庄一带,想找到后李遗址的标志石碑真不容易,但那座金字塔造型的古车博物馆,却远远便能望见。后李遗址有12层之厚,层层叠压也造成了一种“鸠鹊同巢”的奇景。

当年在清理后李遗址时,考古工作者在中层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大型车马坑。车马坑包含一号坑和二号坑,跨度15米,南北排列成两排。一号坑全长32米,宽5米,殉车10辆,马32匹。2600多年过去了,虽然原车木已经腐朽,在黄土中留下了车的痕迹,但车上的铜饰件仍在原部位放置完好。其中,马骨架保存十分完整,特别是马头、马颈上的装饰品尤为精美,依稀可以看出有海贝、铜珠等样式。二号坑南端与一号坑齐,有车3辆,马6匹。

根据出土器物及地层推断,此车马坑应当是春秋中期或略早时的国王或贵族之殉葬坑,从殉葬的规模不难看出当年车马坑主人的奢侈和国力之强大。整个车马坑殉马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完好,在当时属国内罕见,一经出土就引起了轰动,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据此建成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车马坑展厅的上方三米处,就是横贯东西的济青高速公路。古与今、静与动、车与马,形成强烈对比,每每车辆经过,都会在参观者头顶发出阵阵轰鸣。上下咫尺,斗转星移,恍如跨越了时空隧道,完美叠印在人们的心里,让观者顿生共鸣,体验和感知那种历史和时代车轮疾驶的意境。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