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洞遗址- 黔西南原始文明

个人博客 317 0

黔西南原始文明-猫猫洞遗址

猫猫洞遗址位于义龙试验区顶效镇西南1公里处的猫猫山上,因形像得名。

遗址发现于1974年省博物馆考古工作者曹泽田等人在顶效绿荫塘采集“贵州龙”时的一次偶然际遇。1975年,省考古队在对猫猫洞厚达2.5米的文化堆积层正式发掘中,获得人骨化石7件(其中:下颌骨4件、股骨3段),分老人、青年、儿童三种个体。这些人骨化石因发现出土于前兴义地区,后被纳入《中国古人类画集》,正式命名为“兴义人”。

此外,随“兴义人”化石出土的还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核、石片、石锤、石砧等各类打制石器、石材4000多件,骨锥5件、骨刀1件、鹿角铲8件,以及犀、象、牛、鹿、麂等众多哺乳动物化石和炭屑、烧骨、烧石等人类用火遗物遗存。

猫猫洞遗址距今约1.2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该遗址的发现,标志着义龙地区在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这是全州乃至全省考古史上的大事,她填补了黔西南史前文化的空白,改写了黔西南文明史,揭开了黔西南史前社会发展面貌。

猫猫洞出土鹿骨化石

猫猫洞遗址- 黔西南原始文明 第1张

从猫猫洞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加工精细的刮削器、砍砸器、骨刀、掘土用鹿角铲和动物烧骨、碳屑等实物中不难看出:“兴义人”已掌握用火技术,进入原始渔猎、种植业阶段。其出土石器亦别具一格,有单面刃式刮削器、锛型器;两侧边沿修整锐利,前端中部垂直相交的心形尖状器;制作精美的雕刻器;石核;石片;砍砸器等,且多为“锐棱砸击”、反向加工而成。骨角器制作别致,有锐尖、扁尖、钝尖、斜尖骨锥;骨刀和刃面呈45度角的鹿角铲,地域特征十分明显。此后,在兴义营盘山张口洞、清水河双桥大洞和安龙福洞、菩萨洞及普安青山大白洞、坪田洞、庙洞、癞子洞、牛鼻洞、岩下;新店大白洞、大洞、偏偏洞等地也先后发现与“兴义人”同时的原始土著人遗址,文化类型与猫猫洞遗址相似,属同一族群。

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生活在义龙及周边普安、兴义、安龙一带的原始人群于一万余年左右先后步入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期。该段时期的典型遗址是龙广观音洞。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